iPhone 拍片經典案例|從《Tangerine》《Unsane》到 2025 新機重點|Cuson Imagity Ltd
- Ray Chow

- 9月10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iPhone 拍片經典案例|2025 新機重點與創作啟示
今年 Apple 年度發佈會上,推出 iPhone 17 系列同全新 iPhone Air。iPhone Air 主打超薄機身(5.6mm)與鈦合金設計,而 iPhone 17 全線都有新一代效能與相機升級;活動亦提到前後鏡頭同步錄影的新模式,對活動紀錄與 Vlog 都幾實用。Apple 同時強調,自家設計的連線晶片支援 Wi-Fi 7 / Thread,令傳輸和分享更穩定,對創作者尤其方便。
同時,iPhone 在專業錄影方面早有基礎:較早前的 Pro 機種已支援 ProRes、Log、以及 直接錄到外置 SSD(透過 USB-C),令素材管理更接近專業機流程。
一、iPhone 拍片為何值得關注(2025 視角)
硬件與工作流程持續靠近專業級:外置儲存、Log/ProRes、USB-C 帶動更專業的檔案處理與後期流程。
新機功能有助拍攝現場:今年提到的前後鏡頭同步錄影,適合做採訪、現場紀錄、Self-shoot 內容;更穩定與高速的無線連接,亦利於即時備份與傳輸。
二、iPhone 拍片經典案例:從獨立電影到流行音樂
《Tangerine》(2015)以 iPhone 5s 拍成,配合 FiLMiC Pro、Moondog Labs 變形鏡等配件;以低預算完成高辨識度影像,於 Sundance 引起廣泛關注。
《Unsane》(2018)— 史蒂芬.蘇德伯格以 iPhone 7 Plus 全片拍攝,強調機動性與場景貼近感,打破傳統製作門檻。
《High Flying Bird》(2019)— 蘇德伯格以 iPhone 8 拍成,配合 FiLMiC Pro 與變形鏡,Netflix 上線,進一步證明手機長片的可行性。
音樂錄像(MV)Lady Gaga〈Stupid Love〉以 iPhone 11 Pro 拍攝;Olivia Rodrigo〈get him back!〉則以 iPhone 15 Pro 完成官方 MV。
三、2025 新機帶到的實際意義(拍攝現場)
雙鏡同錄:訪談、主持加 B-roll、自錄內容等,一次過記錄前後畫面,剪接更靈活。
更佳無線連接:Wi-Fi 7 / Thread 等新連線晶片利於即時備份、多人協作。
續航與耐用度:新機在材質與能耗管理上有優化(如 iPhone Air 超薄鈦合金機身),機動拍攝更從容。
四、拍 iPhone 影片的實用建議(入門到進階)
聲音第一:外置麥克風(領夾/指向)+現場環境測試,遠比只換鏡頭更有感。
穩定與光線:雲台/腳架+簡易補光,畫面穩、膚色對,專業感自然提升。
素材管理:使用 外置 SSD 錄 ProRes(USB-C、exFAT、10Gbps 線材)→ 後期更快更穩。
前期企劃:拍攝清單、分鏡、收音方案、剪接節奏先定好,現場更易執行。
五、如果你係品牌/機構,可以點用?
活動精華/直出社群:用雙鏡同錄,現場即可剪出 15–60 秒短片,提高議題熱度。
培訓與教育:以 iPhone 製作模組化短片(搭配字幕與圖示),方便跨部門或跨校共享。
多平台分發:同一素材剪出多個版本(直式/橫式、長短配合),覆蓋 YouTube、Reels、Shorts。
六、結語
iPhone 拍片經典案例 一再證明:器材門檻已經唔再係最大障礙。2025 新機把雙鏡同錄、更強連線與專業工作流程(外錄、Log/ProRes)帶到更普及的層次。要拍得好,關鍵仍然是聲音、構圖、光線與故事;善用手機的機動與生態系,就能用更敏捷的方式完成高質影像。
想用 iPhone 建立一套可量產、可上社群、又保留品牌質感的拍攝流程?同我哋 Cuson Imagity 傾 15 分鐘,度身設計你嘅行動方案。










留言